DBA课程实录《机构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发布时间:2014-07-10
浏览次数:3964次
5月23日,全球金融DBA二期班学员们迎来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苏尼尔.瓦海教授主讲的《国际金融体系-机构投资》课程。三天的课程令所有学员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苏尼尔.瓦海教授紧密围绕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估值,投资策略,业绩评估以及投资行为分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实例剖析。通过浅显易懂的推导、清晰明了的例证和图表分析,向学员们诠释了机构投资的博大精深和各种投资技巧,使学员们对于如何理性地看待机构投资甚至是个人投资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苏尼尔.瓦海教授首先从机构投资的资产分配入手,与学员们讨论了“最优的”投资组合应该如何创建。然后,他引出了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风险和回报,并通过三个不同收益、风险资产的比较,使学员们了解了有效边界的概念。之后,苏尼尔教授分别从理论和实例上向学员们讲述了投资的几个基本原理,这其中包含价值原理,供给需求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套利以及收益率的测量。简单明了的推导,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学员们对这些已经熟稔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价值原理为例,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最终会收敛到价值,这也是所有市场的基础。然而,资产价格与资产价值的不一致在一定的投资期限内也确实存在,这种状况的持续期可长可短,甚至可能跨越好几代人,因而产生了代际风险。苏尼尔教授以上海的房地产价格为例,讲述了资产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此后,苏尼尔教授开始讲授如何进行股权估值,他从大家熟知的市值账面价值比率( Book-to-Market
Ratio)入手,以三个不同的角度讨论了预期投资、预期盈利、市值账面比以及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针对第三种情况(保持市值账面比和预期盈利不变,预期投资上市上升意味着更低的预期收益率),部分学员质疑了教授的说法,认为投资上升理应推动预期收益率的上升,为何反倒降低了预期收益率。看到学员们“上当”,教授趁机引出了因子模型,用因子模型解释学员们所遇到的困惑。教授从最简单的单因子模型( CAPM)推广到多因子模型,讲述了不同因子代表不同类型的风险,并用美国数据和国际数据向学员们分别演示了不同国家大小股以价值股成长股的风险溢价。教授的讲解让学员们明白了多元化投资、分散化投资背后的机理,对风险的认识也多了一层理解。惯性是多因子模型中一个常见的风险因子,然而到目前为止对金融市场存在的价格惯性却没有合理的解释,惯性收益也不能为传统的因子模型所解释,教授称这类现象为“市场异象”。而后教授通过讲解股票发行异象和异质性风险异象两个实例加深了学员对金融异象的了解。在行为金融部分,教授分别用图表和例子向学员们讲述了在投资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非理性”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投资结果的影响。
最后,苏尼尔 .瓦海教授就各个学员关心的实际投资策略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讲解。他首先谈到了在美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量化投资基金,包括他所在的 AQR,DFA ,GSAM, PIMCO以及BLACKROCK 。他列举了三类不同风格的投资组合,分别是基于公司特征而不是基本面的投资组合,高度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以及基于交易规则的投资组合。其中,第三种策略执行成本低廉,可规模化投资以及执行回测测试。惯性策略就是其中之一。最后,教授利用当天所讲授的风险因子知识,讲解了对冲基金、保险公司是如何对冲其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
课程结束之际,班级学员代表向苏尼尔 .瓦海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与教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