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融合东方传统智慧、金融学、心理学、西方哲学(特别是现象学)等理论,深入讲解了如何塑造良好的投资决策心态。此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等方式,帮助学员体验”禅“的状态,把知识变为体悟,具体帮助学员在实践中建立良好心态。
· 投资和交易时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心态作为基础,任何技术都用不上去。而建立在良好心态的基础上,即使是简单的技术、投资方法,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 在东方智慧中,有很多很好的修行方法,帮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各种压力与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作出较好的判断。在禅宗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当下”和“中正”,在更深的意义上讲,“当下”的状态一定是“中正”的。
· 在金融行业里,大家说驱动金融从业者的是恐惧和贪婪。在恐惧的时候,难以作出正确的决定。在贪婪的时候,当有些事情不能做的时候,勉强为之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面对贪婪和恐惧,最重要的是“中正”。什么是“中正”?当一个轮子在转的时候,它的中间点是不转的,那个轴的地方就是“中正”,“中正”就是要保持总体平衡。
· 金钱是生活最重要的基础,但其实幸福并不源于金钱本身。很多人一辈子追求金钱和权力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在追求金钱的同时,要顾及生活其他方面的平衡,其中包括个人生活的平衡,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事业。
· 人的大脑分成三层,最上面的是新大脑皮层,即高等智能活动,包括写作、理性、语言;然后是脑边缘系统,主要关于情绪和情感;最下面是脑垂体,管最基本的东西运作,如心脏跳动和脉搏。但是越下面的越有力,不能用简单地用理性压制情绪,试图用理性控制情绪的方法最终是会失败的,只有“觉察”情绪,承认情绪是我的一部分,而不被它淹没,才能有效协调情绪的能量。
· 现象优于逻辑,真正接触到“当下”,比通过过去经验积累的知识重要。做决策时,我首先会大量收集理性的信息作为最后的依据;接下来,在放松或冥想的时候,决策会直接冒出来,除了冥想,每个人的最佳决策状态可以不一样,有些人是散步,有些人是洗澡,有些人是慢跑,用各自喜欢和擅长的方式。
· 很多做得非常好的交易员是结合直觉判断的。通过直觉和理性的平衡,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做决策的水平。理性的特点是非常系统周全,但是很慢;而直觉的特点是迅速把经验中的事物统整起来,抓住关键,很快得到答案,但可能冲动。
· 在做投资决策时,第一个要点就是身心合一,就是直觉和理性合一。在直觉和理性统一的时候做交易。
· 在入场之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没有确切充分的原因,不要改变原来的计划,因为原来的计划是在场外做的,用理性来充分计划,往往会更加系统和周到,一旦入场后,判断受情绪影响要大得多。如果要改原定计划的话,要有非常确切和充分的理由。
· 要看清未来,最好的状态是放松在直觉状态中,将理性作为背景支持。例如,用禅的方法在身心合一、理性和感性合一的状态里,判断金融走势和经济走势,效果超过简单地看市场研究报告,运用逻辑进行分析和预测。
· 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员体验式地学习,把知识变为体悟,变为自发的反应,在实战中随心使用。
汪滔:第一,是看根本性的失衡;第二是风险控制,其中有一个心态因素:如果要做到赢钱,就要能够接受失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老是怕输,是做不好的。第三就是要耐心,禅修能让你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自然而然做到耐心和坚持。但耐心的另一面是固执,要把握好耐心和固执的度,需要一个宏远的交易视角,需要拉开一定距离来看。
交易、投资和生活中,内心平衡的修炼可能比任何知识和技巧更加重要。内心有了均衡就不易被外界迷惑所扰动,从而超脱纷繁复杂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层管理教育(SAIF EE)在国内金融院校中首创“禅与投资交易”课程。课程独树一帜,深度挖掘东方传统智慧与现代金融结合的潜力,古为今用、创新突破。除了理论讲解,最主要的是通过练习,帮助学员体会“禅”的状态,从而在实践中帮助学员培养良好的状态,提高交易投资水平,帮助学员探讨事业生活的平衡之道。本次公开课将浓缩课程精华,展现禅修为投资决策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汪滔教授从2004年开始学习静坐和禅,曾经在美国参与美国国家卫生总署(NIH)重点资助的静坐医疗意义研究项目,在印度孟买葛印卡大师的世界内观中心和香港内观中心修行过内观禅,并跟随泰国隆波通法师修行过动中禅。汪教授对包括精神分析和完形等各种心理学流派有着广泛的学习和研究,对佛教唯识宗、道德经和易经也有深入研究。